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利用外资建设殡葬设施审批权限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1 10:41:49   浏览:844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利用外资建设殡葬设施审批权限问题的通知

民政部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利用外资建设殡葬设施审批权限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第八条第一款对殡仪馆、火葬场、殡仪服务站、骨灰堂、公墓等殡葬设施建设的审批权限做了一般性规定。为加强对利用外资建设殡葬设施的严格管理,第二款在前款基础上,对利用外资建设殡葬设施的审批权限做了特殊规定。2010年7月4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0〕21号),取消了包括利用外资建设殡葬设施等113项行政审批项目。因此,自2010年7月4日起,各地利用外资建设殡葬设施的审批权不再适用《殡葬管理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的特殊规定,而应当按照第八条第一款的一般性规定执行。


  

二○一○年九月六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电力工业部关于划分供电营业区有关问题的通知

电力工业部


电力工业部关于划分供电营业区有关问题的通知
电力工业部



为进一步推动并划好供电营业区,4月中旬,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供电营业区划分工作会议》,根据会议的精神,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划分工作的性质及执法主体
划分供电营业区是一种行政行为,是一项行政执法工作,不是企业行为,也不是企业管理工作。划分供电营业区是代表国家履行行政管电职能,是实施《电力法》确立的供电营业许可的法律制度必须的基础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6〕11号文的规定,在现行电力工业
管理体制改革前,仍由电力工业部及其与地方人民政府共同领导的现有地方各级电力管理机构履行《电力法》规定的电力管理部门的职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一定要认真履行行政执法职能,把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电营业区划分好。划分工作要认真仔细,严格依法办事,确保划分
工作如期圆满完成。
二、划分供电营业区的法律依据
划分供电营业区是一项行政执法工作。因此,划分供电营业区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不论对谁的供电营业区都必须按法律的规定来划分,对划分中出现的矛盾也都必须按法律规定的原则来协调处理。只有这样,划定的供电营业区才能公正合理,才能经得起社会和历史的检验。《电力法》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以及授权制定的《供电营业区划分及管理办法》和补充规定,这是划分供电营业区必须严格遵循的法律依据。上述法律对供电营业区划分的权限,申请的资格与条件,划分营业区审核的会同程序,核准供电营业区的原则以及《供电营业许可证》发放的范围等都作
出明确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在划分供电营业区时应严格予以遵守。
三、划分工作程序
按照《电力法》及其配套的行政法规的规定,供电营业区的划分大致要经历申请、初审、会审(即会同)、核准和发证几个程序。对于交叉供电的,交叉供电的双方要在申请前经过协商,就交叉部分达成协商一致的意见。双方协商不成的,省电力局应在受理双方的申请后进行调解,调
解不成时,省电力局可请求省经贸委协调,协调不成时,省电力局可报请电力部协调裁定。
为了简化和规范申请手续,应填写供电营业区申请登记表(见附件一),请按申请登记表所列要求,办理供电营业区的申请。
四、关于跨省界供电或营业的问题
除大区跨省电网外,在两个相邻省某些省界地区,存在着一个省内的供电企业向另一个省的地区供电或营业的问题。这是历史发展形成的,这次不作调整。在不搞新建供电线路的前提下,双方都认为可以调整时,也可协商调整。关于跨省界供电的供电营业区的申请问题,应按“补充规
定”办理。
五、关于发证范围问题
为了便于供电企业和供电营业分支机构开展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明确对省电网经营企业和地方独立电网经营企业下设的供电营业分支机构也同时办理申请和颁发《供电营业许可证》,县供电企业以及县供电营业分支机构下设立的供电站以及乡电管站不再颁发《供电营业许可证》。供
电营业分支机构的《供电营业许可证》,由省电网经营企业或地方独立电网经营企业统一归口,向省电力局提出申请,经核准后,由省电力局统一向省电网经营企业或地方独立电网经营企业发放,省电力局不直接受理供电营业分支机构的申请,也不直接向供电营业分支机构颁发《供电营业
许可证》。
六、关于划分供电营业区工作的进度安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对划分供电营业区工作要全面部署,全面铺开,抓紧办理,如期完成。划分供电营业区工作相对容易开展的上海、山西、江苏、华北电管局(京津唐地区)、宁夏、山东、河北等省(市)应在七月底前完成;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微、湖北、甘
肃、河南、广东、海南等省应在九月底前完成;其它省(自治区)最迟也必须在年底前完成。
七、关于划分供电营业区的组织领导和监督
为了加强对全国供电营业区划分工作的领导,电力部成立以陆延昌副部长为组长的供电营业区划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便于社会监督和联系工作,现将部划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和办公室成员名单(见附件二)予以公布。
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供电营业区划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在部划分供电营业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指导、协调下,全面承担起本区域划分供电营业区的行政执法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公正、合理地把划分供电营业区的工作如期
完成。
附件:1.供电营业区申请登记表
2.电力部供电营业区划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
名单

附件1:

供电营业区申请表
--------------------------------
|企业名称| |法定代表人| |
|----|-------------------------|
|企业地址| |
|----|-------------------------|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
|------------------------------|
| |趸| |
|申|售| |
|请|区| |
|供|-|--------------------------|
|电| | |
|营|直| |
|业|供| |
|区|区| |
| | | 年 月 日 签章 |
|-|----------------------------|
| | |
|材| |
|料| |
|初| |
|审| |
|意| |
|见| |
| | 年 月 日 签章 |
|-|----------------------------|
|会| |
|审| |
|意| |
|见| |
|-|----------------------------|
| |趸| |
|核|售| |
|准|区| |
|供|-|--------------------------|
|电| | |
|营|直| |
|业|供| |
|区|区| |
| | | 年 月 日 签章 |
|-|----------------------------|
|备| |
| | |
|注| |
--------------------------------

供电营业区申请登记表〔一〕
---------------------------------------
| 企业名称 | |法定代表人| |
|-------|-----------------------------|
| 企业地址 | |
|-------|-----------------------------|
| 邮政编码 |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
|-------|-----|----|------------------|
| 隶属关系 | |经济类型| |
|-------|-----|----|------------------|
| |经 理| |副经理 | |
|组|-----|-----|----|------------------|
| |总工程师 | |总会计师| |总经济师| |
|织|-----|-----------------------------|
| |管理职能 | |
|机|处(科)室| |
| |-----|-----------------------------|
|构|生产工区 | |
| |营业站所 | |
|-|-----------------------------------|
|人|在册职工总人数 | |
|员|--------|--------------------------|
|结|其|高级技术人员| |中级技术人员| |初级技术人员| |
|构| |------|---|------|---|------|----|
| |中|高级技师人员| | 技 师 人| | 高级工人 | |
|-|-----------------------------------|
|资|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现值| |

| |------|----------|------|----------|
|产| 流动资金 | | 注册资金 | |
|-|-----------------------------------|
|供|本企业供电最高负荷(万kW)| |
|售|--------------|--------------------|
| | 年总供电量(亿kW·h) | |
|电|--------------|--------------------|
|量| 年总售电量(亿kW·h) | |
|-|-----------------------------------|
| |本栏应填写下列内容: |
| |1.企业何时设立和演变 |
|企|2.供电营业区面积及演变过程 |
|业|3.企业直属的发电厂及其容量 |
|发|4.营业区内其他发电厂及其上网送电情况 |
|展|5.外购电变化情况 |
|概| |
|况| |
---------------------------------------

供电营业区申请登记表〔二〕
-----------------------------------------------------
|电| 电网最高电压(kV) | |外送电最高电压(kV) | |
| |-------------|----------|------------|-----------|
|压| 外购电最高电压(kV) | |用户受电最高电压(kV)| |
|-|------------------------|------------------------|
| | 变电站电压(kV) |500kV|330kV|220kV|110kV|63kV|35kV|合计|
|变|------------|-----|-----|-----|-----|----|----|--|
| | 变电站数量(座) | | | | | | | |
|电|------------|-----|-----|-----|-----|----|----|--|
| | 变压器数量(台) | | | | | | | |
|状|------------|-----|-----|-----|-----|----|----|--|

| | 变电总容量(MVA) | | | | | | | |
|况|------------------|-----------|------------------|
| | 35kV及以下配电变压器 | 台| 配电总容量 | MVA|
|-|------------------|-----------|---------|--------|
|供| 35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 | 条| 线路总长度 | km|
|配|------------------|-----------|---------|--------|
|电| 35kV以下的配电线路 | 条| 线路总长度 | km|
|线|------------------|-----------|---------|--------|
|路| 0.4kV 低 压 线 路 | 条| 线路总长度 | km|
|-|------------------|------------------------------|
| | 35kV及以上供电的用户数 | |
|用|------------------|------------------------------|
|户| 10kV供 电 的 用 户 数 | |
|状|------------------|------------------------------|
|况| 0.4kV低压电力用户数 | |
| |------------------|------------------------------|
| | 城乡居民及其他用电户数 | |
|-|-------------------------------------------------|

|供| 年总售电量(亿kW·h) | |年售电收入(万元)| | |
|售|-------------------|-------|---------|-------|---|
|电|其| 属本行政区售电量(亿kW·h) | |年售电收入(万元)| | |
|情| |-----------------|-------|---------|-------| |
|况|中| 非本行政区售电量(亿kW·h) | |年售电收入(万元)| | |
|-|-------------------------------------------------|
|外| 年总购电量(亿kW·h) | |
|购|--------------------------|----------------------|
|电|其| 网内上网电厂年购电量(亿kW·h) | |
|情| |------------------------|----------------------|
|况|中| 网外其它电厂年购电量(亿kW·h) | |
|-|-------------------------------------------------|
| | |
|备| |
| | |
|注| |
| | |
-----------------------------------------------------
供电营业区申请登记表〔三〕
一、供电营业区状况
----------------------
| 地 域 | | |
|项 |本省行政区内|跨省部分|
| 目 | | |
|--------|------|----|
|趸售营业区 | | |
|--------|------|----|
|直供营业区 | | |
|--------|------|----|
|交叉供电地区 | | |
|--------|------|----|
|相邻供电企业名称| | |
----------------------

二、供电营业分支机构
----------------------
|分支机构名称|所在地点|负责人|营业地域|
|------|----|---|----|
| | | | |
| | | | |
| | | | |
----------------------

三、对交叉供电的处理意见
四、对无电地区供电的意见
五、报送的附件
1.电网结线图和规划图
2.供电营业区平面图(指定比例)
3.外购(送)电协议文本
4.供电营业区划分双边达成的协议和意见

附件2:
电力工业部供电营业区划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陆延昌
成 员:谢松林(办公厅)
邵世伟(政法司)
魏光耀(安生司)
冉 莹(计划司)
叶继善(经调司)
刘 忱(人教司)
张学知(水农司)
李庆林(安生司)
刘振鹏(国调中心)
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 任:李庆林
副主任:吕振勇,徐纪法
成 员:原固均,方耀明,张建坤



1997年5月26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2000年税收执法检查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2000年税收执法检查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了加强税收执法监督,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维护国家税法的统一和完整,进一步促进依法治税,国家税务总局决定,2000年继续开展全国税收执法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00年税收执法检查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国家税法的统一、完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税进程,为完成税收收入任务创造条件。通过开展税收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税务系统的执法行为,努力实现税收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树立税务机关规范
执法、文明服务、勤政高效的新形象。
二、检查内容
2000年税收执法检查的内容是各级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行为,包括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以1999年以来的税收执法情况为重点,重大问题可以追溯到以前年度。具体内容主要是:
(一)各地制定的涉税文件,包括会议纪要、办公纪要等,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税法;
(二)各地对《国务院关于纠正地方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的贯彻落实情况,重点是各地对自定的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的纠正情况;
(三)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否存在定率征收的问题;
(四)酒类产品消费税政策的执行情况;
(五)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申报管理办法落实情况;
(六)各地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执行情况;
(七)个人所得税政策的执行情况,重点是:有无擅自提高工薪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对证券公司股民保证金帐户利息的征税情况;外籍个人纳税义务的界定;
(八)对上市公司的利息、股息、红利的征税情况,有无扣除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情况;
(九)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执行情况,重点是生产性企业的认定,折旧办法、减免税的执行情况等;
(十)纳税保证金、发票保证金的收取和管理情况;
(十一)纳税申报和税款入库情况;
(十二)对于达到立案标准的案件,是否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是否存在以罚代刑的问题;
(十三)听证和案件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是否依法举行听证,是否按规定执行查处分开制度,是否切实履行了审理监督职责;
(十四)税务行政处罚工作是否规范和处罚决定的执行情况;
(十五)1999年税收执法检查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十六)其他税收执法情况。
三、检查方式
各级税务机关应按照总局要求的内容和时间,对本级机关的税收执法情况进行自查。自查结束后要安排时间对所属下级机关的税收执法情况进行重点检查,重点检查面应不少于30%。国家税务总局也将组成若干检查组进行重点检查。
各地在实施检查时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一)听取被检查机关执法情况汇报;
(二)对照国家统一税法,检查涉税文件;
(三)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全面或重点检查具体执法的文书、卷宗;
(四)对于需要印证的情况,可以向相关的纳税人、其他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
四、时间安排
执法检查分为自查、重点检查和总结整改三个阶段。2000年8月1日至8月31日为自查阶段;9月1日至9月30日为重点检查阶段;10月1日至10月31日为总结整改阶段。
五、问题的处理
各地对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整改。凡与国家统一税法抵触的涉税文件、会议纪要、办公纪要等,必须立即停止执行,并对执行以来的情况予以纠正。凡与国家税法相抵触的具体行政行为,各级税务机关必须立即纠正。
对于地方各级人大、政府制定的涉税文件、会议纪要、办公纪要等,如有与税法相抵触的内容,同级税务机关要向其提出请求更正的书面报告,同时停止执行,并报告上级税务机关。对税务机关制定或者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的与国家税法相抵触的涉税文件,应由本级税务机关发文废止
,并将废止该文的文件抄报上一级税务机关。
因违背国家税法而少征的税款,税务机关必须全额补征入库。混淆入库级次的,必须及时调整入库级次。
检查中发现违法、违纪问题的,移交司法机关或纪检监察部门进一步查处。
六、工作要求
(一)各级税务机关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把检查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按时按要求完成检查任务。
(二)检查工作应由一位局领导负责,并由各级税务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牵头组织。检查工作要深入、细致,不能走过场,要重整改,重实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地要在积极整改的同时,认真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三)被检查的税务机关应积极配合,据实提供有关情况,保证检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各级税务机关要如实反映情况,认真填写《2000年税收执法检查情况统计表》(附件1)和《2000年税收执法检查违规文件情况表》(附件2),逐级上报。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应于2000年10月31日以前向总局报送检查总结。检查总结应当包括检查组织情况、检查工作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原因及问题处理情况和报表。改进税收执法和执法检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也一并报送。
七、总结评比
检查结束后,总局将对各地的检查情况进行评比,对检查工作开展得好、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评比项目主要包括:检查组织工作、检查面、查出的违法、违规情况及纠正率、查补税额、报表填写和报送情况、执法检查总结情况等。
附件1:
2000年税收执法检查情况统计表
填表单位: 填表时间:
--------------------------------------------------------
| | | | |
| | | | 减少税收收入 |
| 项| | | |
| 目|重|重|----------------------------------------------|
| |点|点| | | 对一般纳 | 税前列支/ | | |
| |检|检| 越权 | 擅自先征| 税人定率 | 补亏不合 | 滞纳金 | |
| |查|查| | | | | | 其他问题 |
| |单|面| 减免税 | 后返税款| 征收减少 | 规定减少 | 问题 | |
| |位|百| | | 税款 | 税款 | | |
| |数|分|-----|-----|-------|--------|--------|--------|
|类 | |比|户|减|补|户|多|追|户|减 |补 |户 |减 |补 |户 |少 |补 |户 |减 |补 |
|别 | | |数|少|缴|数|返|缴|数|少 |缴 |数 |少 |缴 |数 |收 |缴 |数 |少 |缴 |
| | | | |税|税| |还|税| |税 |税 | |税 |税 | |滞 |滞 | |税 |税 |
| | | | |额|额| |税|额| |额 |额 | |额 |额 | |纳 |纳 | |额 |额 |
| | | | | | | |额| | | | | | | | |金 |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混淆入 | | | |
| | | |
库级次 | | |税 |
-----| 违规 | |务 |
| |税 |处 |
中央混 | 批缓税 |务 |理 |
| |处 |决 |
地方 | |罚 |定 |
| |不 |书 |
-----|--------|当 |不 |
混 |已 |户 |涉 |清 |件 |规 |
淆 |调 |数 |及 |缴 |数 |范 |
入 |库 | |税 |税 | |份 |
库 |数 | |款 |款 | |数 |
数 | | |数 |数 | | |
| | | | | | |
--|--|--|--|--|--|--|
21|22|23|24|25|26|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说明:
1.各省市在向总局上报时,1、2项仅指省级检查情况;填报金额单位为万元。
2.本表所填数据包括执行违规文件的情况。
3.本表未列明的事项,在总结报告中说明。
附件2:
2000年税收执法检查违规文件情况表
-------------------------------------------------
| 发文机关 | 文件名称及文号 | 违规内容 | 施行日期 | 处理意见 | 处理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违规文件统计数:违规文件合计 份,其中税务机关制定或者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的 份,已纠正 |
| 份,纠正率 %;当地人大、政府或者其他部门制定的 份,已纠正 份,纠正率 %。 |
-------------------------------------------------
填表说明:
填报违规内容一栏,可以从简,但应讲清问题性质,必要时可附另页,或附原文副本、复印件。



2000年7月14日